圆号声里的彩虹
本文转自:成都日报
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五年级(8)班 黄庭渊
俗话说,“不经历风雨,怎能见彩虹”。每当我拿起圆号时,看着按键上五年练习磨出的印记,我的思绪便不自觉地飘回那次比赛。
记得那是一个蝉鸣聒噪的夏日,妈妈给我报了圆号比赛。我高兴极了,眼睛亮得像夜晚闪烁的星星,心里直冒小泡泡,心想着终于能在评委前大显身手了!
时间飞速跳跃,不知不觉就到了比赛那一天。虽然我已经把曲子练得滚瓜烂熟,拍着胸脯跟妈妈保证“一定没问题”,但是当我摸到圆号吊带时,心里还是轻轻颤了一下。
候场时听见前一位选手的掌声,我突然开始恍惚了,连“23号”的喊声响了两遍才反应过来。走上台的瞬间,灯光刺得我睁不开眼,脚下的地板都似火山喷发的岩浆那般滚烫。望着眼前人山人海的评委和观众,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,退堂鼓敲得震天响,谱架上的音符在眼前群魔乱舞,连最熟悉的开头音都卡在舌尖发不出声。台下传来的窃窃私语仿佛都在嘲笑我的胆小和害怕。我死死咬住下唇,指甲几乎掐进圆号的背带里。我害怕极了,脸上的肌肉直抽搐,浑身上下都在发抖,感觉快要窒息了。
就在我呼吸快要停滞时,“加油!加油!”的呐喊声突然炸开。那声音像根救命稻草,我定睛一看,原来是爸爸妈妈还有小表弟。妈妈挥舞着手臂,鬓角的碎发被汗粘在脸上,眼睛却亮闪闪的全是鼓励;爸爸举着手机录像,手肘紧紧夹着身体,镜头稳稳对着我;小表弟跳得最高,手里的加油牌都快摇散架了。
我深呼吸,颤抖的双手慢慢托起圆号,唇刚贴上号嘴,咸咸的汗水就流进了嘴角,我甚至能清晰地听见评委翻评分表的声音。但当旋律流到第二小节,指尖突然找回了肌肉记忆,按键起落间,仿佛我又回到了熟悉的琴房,又看到了妈妈陪我练习时专注的脸庞。
“嘟嘟嘟”,音符开始像解冻的河流奔涌,观众席的灯光模糊成暖融融的光晕。当最后一个长音消散在掌声里,圆号的余震还在掌心发麻,评委们的笑容竟比琴房窗外的晚霞还要灿烂。
古人说,“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”。摸着圆号上被汗水浸亮的按键,我知道今后无论面对什么舞台,都能让彩虹从指缝间流淌出来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指导教师:袁来红
点评:文章以圆号比赛为线索,生动展现了小作者从紧张到自信的成长历程。文章结构严谨,开篇点题,结尾升华,中间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细节刻画,将比赛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,特别是对紧张情绪的具象化表达和突破自我后的畅快描写,前后形成鲜明对比,使主题更加突出。整体而言,文章情感真挚、描写生动、富有成长启示。
发表评论